2017年6月6日是第22个国际爱眼日。为普及青少年科学用眼知识,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建水县人民医院与建水一小联合举办“ 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主题宣教活动。
活动中,建水县人民医院眼科窦玲医生以《“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为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预防近视健康宣教课;眼科主任管家忠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与孩子们交流互动,为500余名小学生普及了科学用眼知识,发放预防近视宣传资料500余份,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组视力不良接近46%,13-15岁中学组75%,13-18岁高中组83%,大学组86%。 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62.3%,美国25%,德国15%以下,澳大利亚1.3%。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预计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发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形式不容乐观。
近视即指当眼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束调节松 弛状态下,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进入眼内后聚集 于视网膜感觉细胞之前, 所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弥散环,所以,看远处目标模糊不清。
近视的原因:
1.内在因素:遗传素质、发育因素
2.环境因素:近距离学习、照明与阅读姿势不正确;用眼过度;营养及饮食不均衡;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
目前尚不能用遗传工程的办法来改造遗传基因的情况下,近视眼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改善视觉环境方面。
预防:
(1)近距离学习、照明与阅读姿势不正确:坐姿端正,阅读、写字的距离不能太近。眼睛与书的正确距离应是30~50厘米;教室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2)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学习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不要在阳光直 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 、趴着或走动 、乘车时看书。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闭目半分钟,但不要揉眼睛,这样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并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做眼保健操。
(3)户外活动时间减少 :户外活动性休息,经常进行远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两小时。
(4)营养及饮食: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少吃甜点及糖。
(5)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 :尽量避免或少用使用电子屏幕产品。
发生近视后现治疗方法:主要是验光配镜,18岁后可行准分子激光或ICL(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也可佩戴角膜塑形镜(对延缓近视的发展有确切的作用)等。
如发生近视则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鉴别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真性近视,进行医学检影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建立个人屈光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