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成功救治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合并低置胎盘的重症孕产妇。由于诊断及时准确、处理当机立断,重症孕产妇已平安出院。
据了解,患者王女士,现年28岁,因停经8月余、血小板减少4月余住院。2022年7月12日,患者在外院行“鲜胚移植”成功一枚,孕16周产检发现血小板减少,血液科会诊后嘱监测血小板,患者孕期间断服用“甲钴胺”,整个孕期无明显出血倾向。2月21日,因“先兆早产,胎盘低置状态”入住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给予其促胎肺成熟、保胎、对症支持治疗等,2月24日出院静养治疗。
3月3日,患者到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查血小板,医生给予患者“人免疫球蛋白”治疗3天;3月6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显示胎儿彩超显示宫内单活胎。目前,胎儿生长发育呈现低置胎盘,医生立即对患者收院治疗。
入院后,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人免疫球蛋白”静滴、“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经检查研判后实施“地塞米松”静滴。3月9日,产科医生考虑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随时有自发性出血、心衰、凝血功能障碍等危及母儿生命风险。经医务科组织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血液内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会诊,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预案,并开展医疗救治。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3月9日,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医护团队为患者进行剖宫产术,整个手术顺利完成。由于胎儿早产属于高危儿,立即转入新生儿科进行监控。因患者血小板低、病情危重,术后经家属知情同意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重症医学科给予患者悉心治疗和暖心照护,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入产科继续治疗。通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与护理,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良好,于3月14日办理了出院手续。
4月21日,患者到建水县人民医院复查血小板显示正常,自诉无出血倾向,恢复情况良好。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妊娠期偶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5-11%的孕妇存在此情况。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为多种过程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多以黏膜出血为主,如淤斑、淤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致命性出血,如颅内出血等。为自限性疾病,产后自发恢复正常。
孕产期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主要是积极寻找病因,积极处理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预防产后出血。孕期需密切观察血小板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和( 或) 输注血小板等治疗。在分娩时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母婴预后。
建水县人民医院产科是集科教研于一体的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建水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着本县辖区内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任务。在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中,危重孕产妇救治小组时刻候命,多学科专家团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迅速有效应对措施,成功挽救了众多产妇生命,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救治危重孕产妇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应急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