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兵利器保平安——建水县人民医院第二台DSA投入使用!
分享到:
2024-11-14 112次

众所周知

抢救急性心梗、脑梗患者

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快一分钟完成治疗

对患者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抢救最为普遍、有效的方法

是通过DSA设备开通堵塞血管

      为给急诊患者抢救“争”时间,进一步加速急诊介入患者分流。近日,建水县人民医院新购置的第二台飞利浦Azurion 7 M20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正式投入使用,为救命的“高速路”扩宽车道。同时也标志着医院介入诊疗服务进入2.0新时代,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介入治疗发展新篇章。

      “以前,我们医院只有一台DSA,如果同时遇到紧急手术可能就会出现‘排队’,但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第二台DSA的正式启用,为县域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快速专业救治提供了更多便利。”医学影像科主任沈立双介绍。

      建水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引进首台DSA,开启了介入治疗服务,为县域内心脑血管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家门口抢救”的途径,大大为急性心梗患者、急性脑梗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填补了县域内介入手术的空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类疾病诊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往只有一台DSA设备难免会出现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的冲突情况。为突破发展难题,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介入诊疗“人财物”方面的投入,派出骨干医务人员到国内顶尖专科医院进修业务,同时再次引进尖端前沿的大型介入治疗设备。通过设备引进、安装、测试、验收等环节后,顺利投入使用。

     此次新DSA设备的启用,大大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路程,为介入手术这条“救命高速路”扩宽车道,为抢救赢得“黄金时间”,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DSA、B超、CT等)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将特殊的穿刺针、导管等插到病变器官、组织,通过穿刺针或导管直接注入药物、栓塞剂或置入支架等方式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的优点有哪些?

微创: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只有一个2毫米左右的穿刺口。

精准:尤其对于恶性肿瘤,能够把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安全:绝大多数是局部麻醉,副作用少,并发症少,更加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

高效:可使出血立刻停止;可迅速疏通狭窄血管,改善供血,不适症状马上消失;对于急性心梗、脑梗患者,可有效保护心肌及脑细胞,挽救生命。

简便:能运用多技术联合,融合造影术、成形术、溶栓术、支架植入术、插管术、引流术、消融术等。

目前,我院运用DSA设备主要开展以下介入治疗:

1.心血管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药物球囊血管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溶栓术、血栓抽吸术、心脏射频消融术、房颤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冠状动脉内超声、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无导线心脏起搏植入术、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

2.脑血管介入:各种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包括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导管抽吸术、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密网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植入、web支架动脉瘤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硬脑膜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狭窄、夹层和闭塞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等)

3.外周血管介入:腹主动脉支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取出术、下肢动、静脉造影、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肾破裂、肝破裂、脾破裂等实质性脏器破裂的介入治疗;

4.全身各部位肿瘤的介入治疗;

5.其他治疗:DSA引导下穿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