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心脑血管急症、交通事故、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和现场救护的需求愈来愈大。向广大人群普及现代急救护理观念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新模式下,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针对急、危、重症及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急救与护理知识,让广大公众掌握基本的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在事发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人民的健康生活、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一救护观念已成为现代救护的新概念。
救命的黄金时刻
传统观念中人们将抢救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对急、危、重伤病员现场救护重要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就使处在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宝贵的时间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现代救护的特点
现代救护就是要立足于现场,依靠“第一目击者”(经过短期培训的救护人),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救护。这样才能体现出“现代救护新概念”的理念和内涵。
传统的救护
危重病人→尽快地寻找交通工具将病人送到医院→ 由急诊室医护人员(100%)给予诊断、处理。
传统救护弊端
现场面对奄奄一息的生命和呼吸心跳骤停病人,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丧失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WHO提出口号:“善待生命——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
现代救护特点
■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
■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由“第一目击者”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然后在医疗救护下运用现代化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人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救命的黄金时刻
■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就有可能被挽救,反之,则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在发病的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及其他医院外的种种环境中,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黄金时刻。
■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可以为入院后的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伤残。
紧急医疗服务系统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院内急诊救护及危重病监护救治的医疗机构。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要求各个城市、地区建立起运行良好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
■有通讯灵敏、反应迅速的专业急救机构
■24小时全天候随时接受呼救电话等各种信息
■及时、迅速地派出救护力量,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应在最快的反应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或病人家中
■现代化城市要有完善的急救网络,星罗棋布的急救站点及巡回救护车,缩短需要紧急救助的病人等待的时间
重视“第一目击者”(first responder)的培训
■发达国家的社区急救服务,侧重于对“第一目击者”群体的培训。
■必须对警察、消防队员、教师、宾馆、旅游、民航、超市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实施基础救护培训。定期进行基础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复训,尽可能地将急危重症、意外伤害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现代救护仅仅依靠专业医疗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要有一个“大救援”的观念,统称为紧急医疗救
■我们要树立救护新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人群集中进行普及教育、传授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救培训工作要与国际接轨,培训目的就是为广大的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