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筛查新技术:细胞DNA图像定量分析
分享到:
2016-09-26 30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体检已成为市民的常规活动,然而,早期癌症的发现率仍然很低。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癌症患者中,早期癌症不到20%。为什么参加定期健康体检的人多了,检出的早期癌症仍然很少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以为健康体检里包含了防癌检查项目;以为一次健康体检便可全年免检,因而放松了对早期癌症的警惕。癌症在人体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简言之,各种常见的源自上皮的癌症,如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从正常细胞开始变化到出现非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原位癌(指细胞虽已发生癌变,但该癌细胞只局限于上皮层内,既不浸润也不发生转移)约需10年时间。而原位癌虽对人体无损害,但却可能发展成既有浸润性又具有转移能力,并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癌症,此过程一般也需数年至10余年。这近20年的时间,就为人们征服癌症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就是防癌普查的机会所在。尤其是对于癌症早期的患者可施以破坏性较小的治疗,尽可能保存人体的原有功能;对早期癌症还可减少各种辅助治疗,节省卫生资源;更重要的是,治疗早期癌症可以改变病人的预后,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普通的健康体检,主要是了解受检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各脏器的功能,不容易发现内脏器官的早期癌症。实际上,防癌普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是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检查,其基本要求有五点:

     1)灵敏性。防癌普查所用的技术应当不但能检出临床尚未出现症状的癌,而且此癌症还未发生浸润及转移。

    2)特异性。该检测方法不能有较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

    3)安全性。由于防癌普查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因此检测方法应安全无损害。尤其是取材方法,应当尽量无创伤性。

    4)简易性。检测方法应简单,结果容易判定,操作方便。因为防癌普查涉及众多人群。

    5)经济性。防癌普查的服务对象是众多的一般群众,因此筛查方法应较经济,能够为多数人所承受,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效益。

    评价防癌普查是否有效的惟一最终指标,是该癌症在普查人群中的死亡率是否下降。例如在我国,液基细胞学技术引入已经十多年,但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没有减少,说明这种筛查技术在国内的适用性是有待于进一步评估的。

    细胞DNA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是采用先进的图像分析系统,对人体细胞标本进行高通量扫描分析,定量检测细胞当中遗传物质的改变程度,从而在细胞形态发生病变前,即癌前病变早期即发现那些异常改变的细胞。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细胞学方法而言,敏感性高,可以大大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建水县人民医院筛查热线:

    体检科:0873-7625383

    病理科:0873-762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