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定位 准确切除—建水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术
分享到:
2023-04-14 845次


3月10日,建水县人民医院泌尿胸外烧伤科联合CT磁共振室成功为患者实施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定位及微创肺部小结节精确切除术。在术前定位标记的引导下,大大缩短了楔切获取标本的范围、时间,降低中转开胸率以及术后并发症。



患者肖某,女,50岁,因“胸闷4月余”,于2月28日到建水县人民医院就诊,CT检查显示患者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一部分实性小结节影,大小约7mm*5mm,边缘不规则,性质待定。由于患者结节病变小,直径不到1cm,在肺表面不易看到,也不易触摸到。为快速、准确找到病灶,3月10日,泌尿胸外烧伤科医生联合CT磁共振室医生在CT定位下,在患者病灶附近置入带有倒刺爪的穿刺定位针,根据体内带钩的定位线,泌尿胸外烧伤科医生迅速找到肺部小结节,历时半小时,成功为患者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小结节微创切除手术+术中冰冻。术中冰冻结果提示患者右肺下叶结节考虑腺癌,泌尿胸外烧伤科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胸腔镜下右肺下叶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此次泌尿胸外烧伤科联合CT室开展术前CT穿刺定位技术为肺部结节术中定位困难患者又添一识别利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技术服务水准。

科普

由于肺结节体积较小,穿刺难度较高,随诊观察给予患者太大的精神压力,有时甚至会延误治疗,所以对初筛高危的肺结节,大多需要手术切除活检。在没有术前定位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只能根据术前影像判断大致的解剖位置,伸入手指及应用胸腔镜器械进行探查,术中准确定位率低,易致误切或者切除范围过大,少数病灶即使开胸手术中也无法找到。术前使用“一次性肺结节定位针”经CT引导对肺小结节进行定位,便于术中准确定位病变,提高手术效果。

早期发现的肺结节,有很多是表现为“磨玻璃样”它摸上去的质地和正常的肺没什么区别。很多结节很小,手术的标本8-10mm。像这种早期肺结节,极擅隐身术,常规手术的“摸、捏、刮”往往不能奏效,常常令人困扰不堪。要顺利揪出元凶,最大的挑战就是:结节定位。根据以往新闻报道,因为术中定位不准导致的切除范围过大,反复找病灶,手术时间长,甚至术后发现出现漏切的例子不在少数。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术成为了有效的手段,在临床使用中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为临床医生在术中快速准确探寻结节位置、最大限度精准切除病灶,并给病理科医生提供精准的切片范围,不仅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而且可较大限度保护患者肺组织肺功能。